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正文
“艺术+科技”深化新文科建设内涵

  • A-
  • A+
2023/09/14 16:53

培养数智化时代“新文科”复合型、应用型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艺术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艺术+科技”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一种以现代技术赋能艺术教育的创新,旨在培养既熟悉创作原理又精通科技手段、善于运用新技术进行艺术创新创造的复合型人才。

“艺术+科技”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产业升级与设计提质的重大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就要主动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型紧缺人才。

面对科技革命与产业转型带来的新型挑战,艺术类专业以“艺术+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现与相关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目前进入到与数字技术同步发展、与设计和制造产业高度共振的新时期。培养数智化时代“新文科”复合型、应用型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艺术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因此,如何加快实现新时代“艺术+科技”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优化,增强“艺术+科技”人才能力培养的系统课程架构,探索“艺术+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创新模式,就成为亟须探索与优化的问题。

艺术与科技都是人类探索自然和文化的方式,都需要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的介入与发挥。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艺术与科技一直相伴发展而演进。艺术家利用科技前沿成果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作品,科学家也借鉴艺术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来探索科学问题。这些跨界的创新实践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知识、价值和体验。艺术与科学的交叉融合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开拓人的视野,拓展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激发出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还培养了人们的综合素养和协作能力,促进了不同领域和专业的交流与互动,要求人们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在不同的语境和场景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因此,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创新,也是一种文化层面的创新,它关涉到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认知与态度,在艺术想象力的无拘无束中为科技激发出更多可能性。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达·芬奇,可谓将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完美结合的典型。他能在艺术中看到逻辑,能在工程中看到美,他带着无比巨大的好奇心,将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起来。他对人体结构和运动有着精深的把握,能够将动感和灵魂注入静态的画面。他对光与影、色彩和透视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为后世的绘画提供了科学和美学的理论基础。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艺术与科学是相通和互为作用的,他认为科学家需要懂一些艺术,艺术家也要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他说自己就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受益者,艺术熏陶和审美体验给他带来了启示和灵感,促进了他在科学上的创新和发展。

新文科建设是旨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创新能力的文科人才的重要举措,它以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推动文科教育的融合发展为路径,力图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范式和知识体系;同时,以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辟文科发展的新视野和新领域为手段,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问题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对于新文科建设方略的提出和实施,“艺术+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展开,并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二者在理念、路径上相契合使得“艺术+科技”人才的培养经验对新文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艺术+科技”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一种以现代技术赋能艺术教育的创新,旨在培养既熟悉创作原理又精通科技手段、善于运用新技术进行艺术创新创造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模式不仅符合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和使命,即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创新能力的文科人才,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还推动了文科教育的融合发展,打破了学科壁垒,形成了新的学科范式和知识体系。具体来说,这种模式优化了学科专业布局,加强了艺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度融合,组建了跨学科教师团队,探索了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这种模式注重文以载道,培养学生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创作出有人文底蕴、思想内涵、科技新意和审美价值的作品。此外,这种模式拓展了产业视野,对接了社会需求,与行业协会、优秀企业进行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输出了有社会价值、产业价值的创新方法、创新产品和服务。因此,“艺术+科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也是高等艺术教育的创新之举。

但是在“艺术+科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仍然存在传统类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不适应、现有“艺术+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尚不完整、现阶段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协同发展资源不匹配等问题。基于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分析,我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优化新时代语境下“艺术+科技”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以服务新时代产业升级重大需求为导向,解决传统类单一艺术人才与新时代现实需求不适应问题。可通过网络调研、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培训学习等形式,梳理整合校内校外艺术与科技方面的教学和科研资源,确立新时代“艺术+科技”人才培养与现实脱节的问题,探索形成“艺术+科技”人才应用培养的顶层设计优化,即明确“艺科致用”应用导向,疏导“艺科创新”价值通道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与培养方案。经反复验证形成初步方案,积极开展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跨领域创作,推动原始创新,多方位建设艺术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与多元开放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进而为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艺术+科技”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进一步增强新文科语境下“艺术+科技”人才能力培养的系统架构。

要针对艺术与科技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点,完善建设“艺科英才”的教育队伍,廓清“艺科交叉”的课程体系,依据艺科融合能力培养阶段性层级特点,全面修订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从理论研究与前沿实践两个维度双向出发,应用新时代的前沿数字教学技术与实践性项目,探索并建立艺术与科技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层级架构,构建艺术与科技跨界应用型能力达成度评价指标。

三是进一步构建新技术语境下“艺术+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创新模式。

以艺术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为主要关注点,疏通现阶段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协同发展资源不匹配问题,加强“数智协同教学”的产业视野,“校企协同教学”的平台资源,“双导师协同教学”的问题思维,达成产教协同、研教协同、校企协同,建立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体系,推动与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优化教学流程的“数字化水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